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学科研>学科活动>详细内容

学科活动

研新篇 育新梦 展新颜,共筑语文芳华——赵海鹰语文学科工作坊2024-2025第一学期总结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12-27 15:18:05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研新篇 育新梦 展新颜,共筑语文芳华

——赵海鹰语文学科工作坊2024-2025第一学期总结

一、工作目标 

本学期,赵海鹰工作坊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为核心目标,围绕语文学科教学展开了一系列扎实且富有成效的活动。通过多样化的教研活动,推动成员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,致力于打造高质量、富有特色的语文课堂。工作坊成员有今年的新评上园区教学能手的杨蓉老师,还有两位年轻老师曹英老师和徐思月老师。

二、工作内容 

九月:开启新学期教研之旅 

名师领航,明晰方向:在主持人赵海鹰老师的精心策划下,制定了全新的教研计划。成员们依据自身需求和目标,制定个人成长计划,为新学期教研工作明确方向。 

师者研修,学无止境:组织成员参与多场研修培训活动,包括苏州市 “课题进课堂” 活动,成员们深入课堂观摩优秀教师教学示范,感受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。同时,线上学习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的专题讲座,加深对新课标核心理念的理解。 

共听共磨,教学共进:工作坊成员走进徐思月老师《习作:写日记》和杨蓉老师《猜谜与制谜 —— 推开红楼一扇窗》的课堂。课后,赵海鹰老师组织成员围绕教学理念、方法及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,实现教学共进。

十月:深化教学研讨 

1.磨课教研,精益求精:赵海鹰老师带领成员对每一堂课进行深入剖析,强调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设置单元整体学习情境,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。成员们在指导下对课程进行调整优化,注重学生学习过程,给予学生更多探索空间。 

2.线上研修,慧聚成长:成员们积极参与线上研修,赵海鹰老师挑选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供成员自主学习。通过观摩优秀教师教学示范,拓宽知识视野,实现资源共享。 

3.新材解读,领航教学:学习解读许红琴老师的讲座,赵海鹰老师介绍新教材特点和编写思路,强调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。成员们深入研读探讨,明确教学方向,为教学注入新活力。

十一月:聚焦整本书阅读与低段识字教学 

团队合作,助力教学成长:

青年教师徐思月准备两节区级公开课,赵海鹰老师带领杨蓉老师、曹英老师帮助徐思月磨课。经过精心打磨,徐老师的公开课在方洲小学和朝前路学校课堂呈现中获得好评。

十二月份:增加积累 反思总结

1.学习继续

学习中国教育学会年会课堂教学《忆读书》及陈先云的点评,北京师范大学吴欣歆教授的《思辨性任务群的教学建议》的专题讲座,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讲座,清华附中王君老师的课堂教学《安徒生童话》。

2.分享总结:

徐思月在青年成长营分享自己的课堂和科研论文撰写。曹英在教研活动“跨学科学习研讨中”发言。

三、 工作成果 

1 教学能力提升:成员们在教学理念、方法和课堂组织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。通过参与教研活动,成员们更加熟练地掌握了大单元教学的方法,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方案。本学期共开展了 2 次公开课教学活动,成员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,提高了教学质量。徐思月执教区级课方洲小学《中国神话传说》整本书阅读导读(2024.11.14)区级课 朝前路实验学校 《狐假虎威》(2024.11.22)

2 知识视野拓宽:参与各类研修活动和线上学习,成员们对语文教学的前沿知识和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通过学习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的专题讲座,中国教育学会年会课堂教学《忆读书》及陈先云的点评,北京师范大学吴欣歆教授的《思辨性任务群的教学建议》的专题讲座,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讲座,清华附中王君老师的课堂教学《安徒生童话》以及很多线上优质课程资源,成员们拓宽了知识视野,丰富了知识储备,累计参与线上学习6次。同时,线下我们工作坊成员在苏州市语文教师基本功观摩,课题进课堂活动等线下观摩学习8 次,为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支持。 

3 团队协作增强:工作坊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,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。在教研活动中,成员们相互学习、相互支持,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。通过团队协作,成员们不仅提高了教学能力,还增强了团队凝聚力。本学期共开展了 4 次团队合作活动,为成员们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。  

4 铸就科研佳绩:

徐思月老师凭借论文《多元支点:学习任务群视域下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—— 以二年级〈孤独的小螃蟹〉整本书阅读为例》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中荣获二等奖。文章还获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壹等奖。赵海鹰老师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指导与支持。 

徐思月老师在校青年成长营作《习写作之技,启科研之门———教海探航论文获奖经验分享》。

四、工作反思和展望 

1 活动形式多样化:虽然活动丰富多样,但部分活动形式较为单一,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,提高成员参与积极性。

2 个体差异关注:成员在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,应更加关注个体需求,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。 

3 成果转化与应用:在教研活动中取得的成果,应更好地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,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。 

未来,赵海鹰工作坊将继续秉承 “学思并重研精髓,聚力同行育芬芳” 的理念,不断探索创新。加强对成员的培训与指导,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养。同时,将持续关注学生需求,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语文教学服务。相信在赵海鹰老师的带领下,工作坊成员们将在语文教学领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,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。

附:工作坊一些学习记录如下:

b4d7c5ee8eed4d4d831adb6dd445a512.png

b1933a5d08894d99a657561cc2f25eeb.png

6156fe6501d548f3bfb06a21f54f3258.png

aad3eb7a6c2148f3807c540399ffd611.png

2067c79da70545eb97e76b2462bdcc05.png

4564b74c79e240d5b2a6f66c08a6535a.png

a817a9ce7d9c4d249c08772685dd7935.png

3ec267cef6c64274a76437f89bb38b30.png

f29b8ad52db842ba869c4564777cc07a.png

16e6ae9e2202435697760752b36e9d41.png

d879270b828a4309bafd382236f4674a.png

一审一校:语文学科工作坊

二审二校:赵海鹰

三审三校:郭建芬

终审:信息中心发布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